电话热线:
0743-8783099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最新资讯 >>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:中国美丽离不开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
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:中国美丽离不开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
发布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1-07-13 11:58:28

    7月12日,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开幕。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上,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中国美丽离不开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,生态文明建设是新阶段、新征程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。

   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现场

    观点一:

   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动力之一

    从今年开始,中国三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,“十四五”时期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,包括全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,现代乡村产业体系,农业科技进步,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,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,农村的基层治理能力等等。

    “从这个目标来看,乡村振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,或者以往的传统农业方式,而是将综合运用市场手段,将传统的要素纳入统一的体系,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美好生活需求。”王灵桂表示,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,国家强盛,中国美丽。无论是解决贫困问题还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农村都是重点。“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动力之一”。

    2021年6月10日,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《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》。其中的六大举措之一就是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。

    王灵桂介绍,“该文件强调在示范区建设中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,健全明晰高效的产权制度,坚持山、水、林、湖、田、草、沙全面治理,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平,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推广流域共治共保的经验,继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强化多污染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。”

   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参会嘉宾

    观点二:

   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都面临诸多挑战

    “当前,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都面临着诸多挑战。”王灵桂表示,第一个挑战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,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,全球经济遭受近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,各国迫切需要提振就业和经济。“国际机构预测,全球到2021年底才能恢复到疫前的经济增长水平,中国顺利的恢复与强劲的正增长有望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1/3以上”。

    此外,王灵桂认为,要正确认识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,清除贫困不会一劳永逸,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,让广大农民进一步实现现代化,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。

    中国科学院于近期发布了《人口与劳动力绿皮书》,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,并持续进入负增长时期。按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至少需要30年左右才能结束。因此,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,包括社会融入、就业保障、公共服务任重而道远。

    同时,农村地区面临巩固扶贫成果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矛盾。王灵桂介绍,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在社会调查中发现,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,尤其西部地区,生态环境脆弱将带来两种挑战,一种是环境型贫困,另一种是发展型贫困。

    “两种挑战需要我们既重视生态扶贫,也要注重产业扶贫,让资源丰富的广大农村,成为吸引人才、技术投资的新市场。只有彻底实现绿色发展转向,环境保护才能同发展相互促进,乡村发展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互推动。”王灵桂说。

    观点三:

   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,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质

    “回顾历史可以看出,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,具有资源攫取的特征,工业化追求的更多、更快、更强的GDP财富,透支地球资源储备和承载力,导致全球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。”王灵桂介绍,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,中国的生态资源总量较为有限, 只有建设生态安全、环境友好、资源永续的生态文明,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才会有希望。

    “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,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反思现代化贫困与福祉的概念,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宗旨,挖掘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、社会文化和人口红利,以最少的资源消耗,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,真正的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。”王灵桂认为,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要秉持: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,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;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要加快协同,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格局、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;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;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,要统筹坚固整体施策,多措并举;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厉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;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发展,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。

    观点四:

    讲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

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 中国的生态文明和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,中国的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宝贵经验结晶,这一部恢宏的历史画绢和宏大的时代叙事。

    因此,王灵桂表示,这个伟大故事的主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——

  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,我们解决全球70%以上绝对贫困人口问题,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,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。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体制力量,体现了出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和执行能力。

    2020年中国贫困地区自来水的普及率达到了83%,贫困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超过98%,远程医疗、电子商务覆盖了所有的贫困县,全国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超过110万公里,新增铁路超过3.5万公路,长度能够绕地球20多圈。

    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与民生福祉的双赢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,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已经形成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区,生态移民与脱贫攻坚,自愿性城市转型等目标取得了积极成效,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    中国绿色转型迎来了绿色发展新机遇。自2007年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来,取得的减排成就进一步证明,气候行动能够实现环境与民生的协同发展。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有利促进我国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。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,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将累计带来60万亿的绿色能源投资,预计带动绿色产业相关投资超过百万亿元。

    中国持续推动全球绿色繁荣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,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,2018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45.8%,这个比例远远的超过了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%-45%的上限目标。“这些都是讲好中国这方面故事最好的素材。”王灵桂说。